“一份土地承包合同怎么会签那么长的时间,这让村集体资金怎么能有保障呢?”衡水市冀州区委巡察组的一位同志在查阅资料时担忧地问道。
2024年6月,区委巡察组对南午村镇丰备前庄村开展常规巡察期间,发现村委会与某公司签署的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居然长达35年之久,而像这样的合同一共有3份,共涉及土地20余亩。巡察组组长立即主持召开组务会对该问题进行研判:“按照法律规定,村集体的土地承包期限不能超过20年,丰备前庄村的这个问题必须整改到位”。
随即,巡察组联系村支书了解相关情况。“我们无法确保35年的超长承包期限内土地承包价格是否稳定,承包期限太长,村集体资金就有流失的风险,这样如何确保村集体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呢?”巡察组的同志指出过长承包期的潜在危害,帮助村干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明白了,是我们村干部太疏忽了,我回去以后就和承租人说清楚,抓紧终止合同。”在巡察组及时跟进督促下,南午村镇党委、丰备前庄村村委会与承租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多次协商,期间巡察干部从法律政策、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积极与承租方摆政策、讲道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终止了超过法定承包期限的合同。
收回土地后,丰备前庄村村委会与承租企业重新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并邀请巡察组对合同内容进行把关。新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20年,期满后双方再协商续租事宜,有效避免了丰备前庄村集体资产流失。
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盘清、用活、管住,压紧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镇、村两级主体责任,在区委巡察办推动下,区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在全区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清理行动,围绕合同在签订、履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共发现承包期限过长、承包租赁费过低、签订不规范等等合同138份,目前均已完成整改,有效堵塞了农村“三资”管理漏洞。(高云云)
上一篇 “交叉互检督导”,强化河道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