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现场 郭艳宁/摄
相聚董子故里,传承儒家文化。11月19日,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中共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衡水市政协主席钮兴辉主持开幕式。
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名誉教授董金裕先生;人民大学国学院黄朴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中国社科院马勇教授;复旦大学谢遐龄教授;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美国芝加哥湖郡学院杨效斯教授;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等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会议。来自本市40余名从事董仲舒及儒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现场参加会议。
中共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在2022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致辞 郭艳宁/摄
吴晓华在研讨会致辞中讲到,衡水是董仲舒的故乡,自董仲舒“下帷讲诵”始,以董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绵延传承,造就了衡水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的盛景。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塑造了忠孝仁义、贤良惇厚、崇德向善、好学重教的鲜明品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今天的衡水,能够成为文化大市、教育名城、道德高地,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弘扬。吴晓华表示,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衡水建设成彰显董子思想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地,让衡水在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中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研讨会期间,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董仲舒思想的现代借鉴”主题进行研讨,并结合各自学术心得和研究成果进行深入交流,部分海内外学者由于疫情原因无法莅临会议现场,也将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本届研讨会由政协衡水市委员会与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共同主办,衡水学院承办。旨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为实现衡水争先进位、勇闯新路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据了解,董仲舒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上承孔子、下启朱熹,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儒学创新、汉代经学和他倡导的“大一统”、“天人合一”、“德主刑辅”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衡水是董子故里、大儒之乡,拥有独特的董子文化资源,遗迹尚存,遗风犹在。 自2018年开始,政协衡水市委员会充分履行政协“存史资政”职能,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以“挖掘梳理、研究求真、传承发展、创新致用”为脉络,围绕“董仲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董仲舒及其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现代意义”“董仲舒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与文化衡水建设”“儒学复兴从衡水走来”等课题进行研讨交流,把握时代脉搏,发出时代新声,取得了丰硕成果,让董子文化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赋予了“大儒之乡”新的符号和内涵。(徐秀丽 郭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