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赛事经济”加速度 跨界联动全链条消费场景

刚刚过去的3月,全国各地共举办了约90场不同级别的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破百万人次;短短三天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赛车场迎来22万人次观赛客流,预计可为当地带来收益超50亿元……随着全国多地体育赛事人气高涨,赛事经济不仅充分激活上下游全产业链,更跨界联动文博、餐饮、酒店住宿、商超、娱乐、会展等多业态,发挥着流量入口和消费引擎的重要作用。

所谓“赛事经济”,就是充分抓住体育比赛的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为前来参赛或观赛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寓赛于节”,使体育赛事带来的客流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从赛事的筹办、组织,到贯穿始终的赛事传播,再到赛后的衍生开发,体育比赛项目上下游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提供大量就业增收机会。

从观赛到体验,“赛事+文旅”正在重构全链条消费场景。譬如,贵州铜仁梵净山马拉松以山水为赛道背景,赛道旁展示苗银服饰,补给站提供本地特色美食,将竞技与非遗展示相结合,赛后游客留存率有显著提升。被称为“最美赛道”的武汉马拉松,今年专设了20多处樱花打卡点位,以湖北省博物馆的玉器漆器文物为灵感设计的奖牌也让参赛者切身感受荆楚文化,吸引大家从“参加一场赛”到“玩遍一座城”。武汉还同时推出体育消费展等系列活动,发放千万元体育消费券,努力推动体育服饰装备、体育培训乃至大健康行业蓬勃发展。

除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体育赛事还可以横向跨界,联动看似不相干的产业迅速升温。以F1中国大奖赛为例,我国F1“粉丝”数量已经突破2亿人,其中半数为女性,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正成为观赛主力。当地推出的嘉年华衍生品,除了传统文创周边外,更有针对女性车迷的樱花主题队服、碳纤维首饰、赛车元素彩妆等,销售火爆,首日即告罄。众多赛车体验项目,包括打卡F1模拟器和换胎体验、车手面对面、车手巡游等活动,均吸引很多观众前来深度参与。F1赛场外同步举行的上海汽车文化节,汽车博物馆、试车场、后备厢集市等众多文旅体商联动活动和消费新场景,让车迷们流连忘返。三天赛程共吸引超22万人次观众到现场观赛,直接带动当地会展服务、广告传媒、餐饮住宿、免税店甚至汽车等消费,大型体育赛事对地方经济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在各大赛事顺利举办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赋能支撑。去年曾人工驱雨的“汉马”今年直接来了个人工降雨控温,无人机、机器狗上岗协助保障赛事。F1赛道轰鸣间,500TB的数据被即时采集、存储、传输,相当于每天处理20万部高清电影;北外滩“第二现场”通过5G+8K技术,实现与墨尔本赛道的毫秒级直播互动;而模拟器挑战赛则让普通观众也能切身体验到时速265千米切过弯道时的重力压迫……“赛事+文旅”本质上都是服务业,以“赛事经济”加速度拉动消费的同时,我们更要把好事办好,不仅让赛事成为大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更要优化赛事活动的消费链条和服务保障。

从马拉松热到F1中国大奖赛,从“村BA”到亚冬会,“赛事+文旅”的融合模式在多地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期待更多地方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在“场景”上动脑筋、在“体验”上做文章,将赛场热度延伸至市井、商街、景区,把红红火火的赛事流量转化为居民和游客满满的获得感。(央广网评论员 姜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近年来,出于趋利目的,一些跨省、跨区域异地执法等情况引发关注,一些民营企业深受其害,业内将违规异地执法形象地称为“远洋捕捞”。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检、最高法工作报告,都将“整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全文]
    2025-04-03 02:32
  • 刚刚过去的3月,全国各地共举办了约90场不同级别的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破百万人次;短短三天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赛车场迎来22万人次观赛客流,预计可为当地带来收益超50亿元……随着全国多地体育赛事人气高涨,赛事经济不仅充分激活上下游全产[全文]
    2025-04-02 12:39
  • 这是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的油菜花梯田(无人机照片,3月19日摄)。 近日,随着气温回暖,江西省婺源县12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多彩油菜花田与星罗棋布的徽派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的春日图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全文]
    2025-03-22 02:13
  •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当地时间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此次通话持续大约一个小时,谈得“非常好”。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8日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 (视觉[全文]
    2025-03-21 02:26
  • 22年前的《半边天》里,陕西咸阳农村妇女刘小样那句“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击中了全国观众的内心。2020年,《人物》作者安小庆的一篇关于刘小样的稿件《平原上的娜拉》,又一次引起轰动。22年后,刘小样过得怎么样?这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2[全文]
    2024-12-19 02:09
  • 大风新闻 消息,12月13日,多位网友发视频称,广东省深圳市大梅沙海滨栈道,一名游客疑因拍照不小心坠海被海浪卷走。14日,大风新闻记者从广东海警局证实,这名28岁贵州女游客的遗体已打捞出水,具体坠海原因正在调查核实中。>>>游客现场目击“据[全文]
    2024-12-15 02:07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新闻热线 gz.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