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爱上中国,留在中国,《我和我的中国故事》讲述在华外国人的中国情缘

“我叫雷卡多,这是我和我的中国故事。”《我和我的中国故事》在华外国人系列纪录片,于2023年12月3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正式播出。首集以来自巴西的雷卡多作为核心人物,通过他热爱音乐的梦想初心,传达出他与中山这座城市之间难以割舍的美妙中国故事。

以小见大,以国际友人之眼观照中国发展

《我和我的中国故事》本季共讲述了数位在华外国人的故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领域,因为种种机缘而深深爱上了中国,并最终选择留在中国。雷卡多是曾三度荣获格莱美奖的知名音乐家,他视中山为自己的家,并为中山写了一首歌,并最终选择在此地定居生活下来。“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中山就是我的心之所爱。”雷卡多在节目中如是说。一位从遥远异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巴西音乐家,缘何对中国和中山这座城市,产生了如此浓烈深厚的感情?他与这座城市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雷卡多给出的理由从他自身经历出发,坦诚真切且具有说服力:雷卡多在中国的2次巡演中,对中国的印象都非常好,并且是隔几年就能够看到它的飞速发展与变化,也感叹于中国城市散发出的幸福与快乐气息。真正打动雷卡多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小确幸”:在中国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高的,清早可以在公园健身、晚上可以与友人们一同外出享受夜生活、各式街头小吃不仅美味而且分量厚道,人们都洋溢着热情的幸福笑容……这一切,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

《我和我的中国故事》的主人公们用自身行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节目由此以小见大,让观众透过国际友人之眼,看到唯有生活在中国,才能感受到的具体而确定的幸福。正是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在全球舞台上日益成长为世界强国与负责任大国的高速发展与长足进步,才使得这样的幸福生活成为可能。

力求真实,以情感共振呈现中国美好人情

纪录片的目标是通过视听表达,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的力量。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影像与现实的关系,并且通过恰如其分的手法来表达它。首先,《我和我的中国故事》在画外音处理上,多用在华外国人本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向镜头娓娓道来他与中国之间的情缘,并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他与观众之间的心灵距离。通过观看节目,观众仿佛成为了雷卡多的朋友,在聊天中听他道出自己决定在中国扎根生活的诸多细节。比如,雷卡多之所以选择中山这座城市,是因为它就位于广州、深圳、珠海、澳门和香港之间,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日常生活相当便利。

并且,《我和我的中国故事》为观众清晰梳理出了一条在华外国人的生活轨迹。雷卡多在中国度过的7年时光,自有其细水长流的真实之力。从2019年至2020年,雷卡多的两个孩子先后在中国出生,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就此建立,他们也在中国过上了“可以想象的最好生活”。中国的教育质量也非常让夫妇二人感到放心。孩子们在中山本地幼儿园能说一口流利中文,每天都沉浸在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之中,雷卡多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中国文化,从每天学习一个新词汇做起。在中国生活七年来,他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正如雷卡多所说:“中山有许多我心爱的人。”雷卡多认为这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因为他与一家商店橱窗里的巴西乐器卡瓦基诺琴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将他与当地的朋友们连接在了一起,他们在一起分享对于音乐的感受、在小馆子里增进友情、一边吃巴西烤肉一边玩音乐,构成了无数温馨日常与美好回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视听手法,精准呈现出了中国社会的包容与开放状态。

从“我”出发,多领域齐发力,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仅仅以我为主,将中国故事的讲述局限于国内视角,而应进一步扩大并发散开来,通过国际友人的深情叙述,展现出他们与中国之间的美好情缘。纪录片《我和我的中国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在经济贸易、科技融合与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此展开多维度多面向的视角,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雷卡多与中山日报合作,拍摄“乡村振兴”系列短视频。在拍摄过程中,他背上吉他走进中山的八个新老村落,他看到了青年在旗溪村创业,不但种植农作物,也开店做生意。这次“走村”经历增进了雷卡多对于当地文化的了解,也使他获得了增进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机会,由此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尝试将古筝二胡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使得中西方音乐和谐共融。七年时光,积淀下的是深沉感情,雷卡多将自己对中国的体验与感受写进歌里,向世界宣传他如今的“家乡”。未来,他还计划写出更多关于中国的歌曲,在讲述中山的独特风情与城市文化同时,潜移默化传递着对中国的深沉热爱。

节目第一期临近结尾处,雷卡多的真诚诉说令人印象深刻:“亲眼到这里来看看吧,请带着开放的心态来到这里。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中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我和我的中国故事》借他者之口,用情、用心、用力讲好真实、真诚、真挚的中国故事,这将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有效手段,同时,节目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和命运共通感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并将由此助力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近年来,出于趋利目的,一些跨省、跨区域异地执法等情况引发关注,一些民营企业深受其害,业内将违规异地执法形象地称为“远洋捕捞”。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检、最高法工作报告,都将“整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全文]
    2025-04-03 02:32
  • 刚刚过去的3月,全国各地共举办了约90场不同级别的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破百万人次;短短三天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赛车场迎来22万人次观赛客流,预计可为当地带来收益超50亿元……随着全国多地体育赛事人气高涨,赛事经济不仅充分激活上下游全产[全文]
    2025-04-02 12:39
  • 这是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的油菜花梯田(无人机照片,3月19日摄)。 近日,随着气温回暖,江西省婺源县12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多彩油菜花田与星罗棋布的徽派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的春日图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全文]
    2025-03-22 02:13
  •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当地时间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此次通话持续大约一个小时,谈得“非常好”。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8日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 (视觉[全文]
    2025-03-21 02:26
  • 22年前的《半边天》里,陕西咸阳农村妇女刘小样那句“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击中了全国观众的内心。2020年,《人物》作者安小庆的一篇关于刘小样的稿件《平原上的娜拉》,又一次引起轰动。22年后,刘小样过得怎么样?这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2[全文]
    2024-12-19 02:09
  • 大风新闻 消息,12月13日,多位网友发视频称,广东省深圳市大梅沙海滨栈道,一名游客疑因拍照不小心坠海被海浪卷走。14日,大风新闻记者从广东海警局证实,这名28岁贵州女游客的遗体已打捞出水,具体坠海原因正在调查核实中。>>>游客现场目击“据[全文]
    2024-12-15 02:07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新闻热线 gz.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