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普华永道报告:中国内地员工对AI的态度较全球更加积极

9月3日,普华永道在2023年服贸会期间发布2023年全球职场调研中国内地报告《人才是否做好了重塑的准备?》。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员工对于新兴技术、人工智能(AI)、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热点话题持续关注并且展现出更多的积极态度。在一些涉及未来发展的重大关键议题上,中国内地员工的关注度高于全球或亚太平均水平。

其中,中国内地员工对AI的态度相较全球及亚太地区而言更加积极,受访员工更频繁提及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积极影响。44%的中国内地员工相信“AI将帮助我提高工作效率”,高于全球31%及亚太地区41%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内地员工(53%)认为他们的雇主有责任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显著高于全球(37%)及亚太地区水平(41%)。

普华永道中国人才和组织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于晨表示:“面对经济和技术变化,员工虽然年龄代际不同,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诉求是永恒的。企业只有不断明确甚至重新定义其价值主张,并有效将其和员工的个人发展愿景、目标对齐,才可能激发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企业对新兴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拥抱和实践,以此推进企业战略,确保员工、客户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能够保持与时代同频,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实现新的增长曲线,并推动人才红利与业务发展之间的正向交替上升,共赢未来。”

报告发现,中国内地较全球和亚太地区而言,员工更明确工作技能变化方向;同时,当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专业培训时,他们会更清晰地知道到自己的技能需要如何改变。49%的中国内地员工认为自己工作所需的技能在未来五年将发生重大变化, 高于全球 36%及亚太地区44%的平均水平。53%的中国内地员工知道自己工作所需的技能在未来五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高于全球43%及亚太地区48%的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文化是驱动企业重塑转型的关键要素,也是帮助企业判断是否需要转型和转型可行性的指南针。企业在寻求业务转型时,需优先识别自身是否具备支撑转型所需的文化基因、底蕴以及文化要素,并明确转型所需文化要素与当下文化之间的差距,强调在工作方式及行为上的调整和迭代,而不是对整个企业文化的颠覆。然而,当领导者与员工在企业文化和工作行为上产生偏差时,可能造成企业转型的阻碍。调研显示,仅有33%的普通员工认为他们的上级鼓励不同意见的发出和辩论,仅有25%认为上级能够容忍小程度的失败。

普华永道中国人才和组织咨询服务合伙人朱佳怡建议:“企业还需构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允许不同声音的发出,以最大化释放员工潜能、壮大创新引擎。打破代际差异,尊重年轻员工、普通员工的价值观,进一步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认同与融合。同时,借助线上、线下等多种沟通渠道,为员工打造更加丰富的社交场所与场景,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增强组织凝聚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新闻热线 gz.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