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广西推进科技惠企利民

广西大力推进科技惠企利民,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广西在科技惠企利民上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组织实施科技“尖锋”行动,加快推进产业技术攻关,聚焦工程机械等7大领域产业技术,立项实施绿色高效平陆运河等26个重大项目,突破解决平陆运河建设面临的船闸和护岸结构全寿命周期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立足广西特色农业产业,“打好种业翻身仗”,攻克种源“卡脖子”困境,新增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41项。

广西将民生科技、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的科技创新融入到科技总体发展规划,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三版中设立“科技惠民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药品、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公共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方向,重点支持生命健康、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着力解决广大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同时,广西加强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区内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领先的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产业创新企业参加组成的协同研究网络为支撑,开展联合攻关、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工作。今年5月,组建广西糖尿病及代谢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4家第五批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全区重大高发疾病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强化科技护航生命健康。

据统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西支持生物医药、生命健康领域科技项目32项,资助经费12725万元;桂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建设科技项目5项,资助经费685万元;公共安全领域科技计划项目4项,资助经费400万元;天峨澳寒羊、珍珠李、油茶、百香果等乡村振兴产业科研经费884万元。

在为科技型企业解难纾困方面,广西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帮扶,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推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帮扶政策落实。入库4个批次科技型中小企业3126家,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扶持,推送3个批次“桂惠贷”名单制服务产品新增企业3327家。

为了充分利用全国范围的优势资源解决广西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创新科技管理组织模式,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聚焦重要产业技术需求,遴选科研单位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形式组织实施“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支持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展“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资助经费7850万元,围绕广西道地药材“桂十味”、医疗机构中药民族药制剂、经典名方、中成药优势产品、中药民族药配方颗粒、药食同源产品、中药民族药日用大健康产品等进行产业集群协同攻关。(经济日报记者 童政)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张千千、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6980亿美元,对外负债15118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862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3092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95[全文]
    2025-06-26 22:14
  • 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近日,河南林州卡友常某因省钱少买一个氧气罐在青海五道梁镇因缺氧去世(极目新闻此前报道)。常某留下重组家庭的6个孩子,让不少网友感到担忧。6月11日夜间,常某妻子刘女士首次直播,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当天,刘女士向极目新闻记者[全文]
    2025-06-12 23:47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端午假期第二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1亿人次,比去年端午假期第二天增长6.2%。6月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80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658列。深圳往返香港、哈尔滨往返长春等多[全文]
    2025-06-06 00:29
  • .video-2017 .play-video-area img {width: 100%;height: 360px;object-fit: contain;}来源:九派新闻中部六座省会城市,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圈”。近日,合肥、南昌、[全文]
    2025-05-23 22:32
  • 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公众号消息,4月28日,该校召开AI战略专题会。会上,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受学校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的邀请,正式出任学校理事会理事,助力学校探索“AI for education”的创新发展路径。图为[全文]
    2025-05-02 00:43
  • 近年来,出于趋利目的,一些跨省、跨区域异地执法等情况引发关注,一些民营企业深受其害,业内将违规异地执法形象地称为“远洋捕捞”。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检、最高法工作报告,都将“整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全文]
    2025-04-03 02:3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新闻热线 gz.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